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人才培养>> 研究生培养>> 正文

第三届全国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议资料汇编

发布时间:2018-09-20

第三届全国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

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议资料汇编

G:.专项工作会徽设计最新20161129.jpg

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2018年9月

资料目录

一、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调研报告…………………………………………………………02

二、广州共识讨论稿………………………………………28

、企业实践系列规范(讨论稿)……………………………30

1.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2.企业实践安全须知……………………………………………………………()

3.企业实践申请表………………………………………………………………()

4.企业实践报告…………………………………………………………………()

5.企业实践考核登记表…………………………………………………………()

6.企业实践能力标准框架………………………………………………………()

、附录

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教育工作记事(2006—2018年)………………………………………………………

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目录

一、调研的背景、目的、目标1

二、调研实施方案1

三、试点工作基本情况3

1.专业方向名称3

2.研究生管理单位3

3.按专业方向的招生统计结果4

4.按培养院校的招生统计结果6

5.导师及实践基地7

6.指导性培养方案执行情况9

四、试点工作的主要成绩10

五、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0

1.专业方向11

2.招生考试11

3.师资队伍12

4.培养方案及课程13

5.实践教学14

6.学位论文15

7.招聘就业16

8.其他17

六、政策建议(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的建议)17

1.招聘政策:为本硕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打开入职之门17

2.专业目录:增加分代码以体现职教专硕的专业方向17

3.招生指标:单独下达推荐免试攻读职教专硕的招生指标18

4.考试科目:研招初试科目教育综合改为专业综合18

5.论文评审:完善学位论文抽检盲评制度19

七、培养工作建议(给研究生培养院校的建议)19

1.完善体制机制建设19

2.论证调整专业方向20

3.规范专业方向名称20

4.把好前置专业关21

5.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21

6.改善师资队伍结构22

7.校校融合、校企合作23

8.按需调整学习年限23

八、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4

1.探索创新职教专硕研究生毕业标准24

2.研究制定职教专硕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24

3.研究制定职教专硕研究生实践课程标准25

4.对导师、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开展培训25

5.修订完善指导性培养方案25

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和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工作小组于20184月至7月,对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进行了调研。本报告以职教专硕简称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调研的背景、目的、目标

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随后全国有49所高校经申报批准开展试点工作。2016年以来,各试点高校陆续开始招生并实施培养,部分高校已于2018年夏有了第一届职教专硕毕业生。

为及时总结经验,及早发现问题,认清面临困难,把握发展方向,保障本学位点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能更好地服务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工作小组的全体成员对各试点高校的职教专硕培养工作进行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标是:总结职教专硕试点院校的工作成绩,找出制约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障碍和原因,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出改革要求和政策建议;认清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对试点院校提出对策建议和工作要求,为召开2018年全国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提出指导思想和主要议题;梳理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疑惑和不足,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以便专家工作小组集中精力充分讨论深入研究,更好地发挥教指委专家工作小组的咨询、指导作用。

二、调研实施方案

调研工作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由职教专家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分片实施、共同完成。调研工作按时间进程分为计划准备、数据征集、进校考察、集中研讨等四个阶段。

计划准备2018424日,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张斌贤秘书长召集部分成员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职教专家工作小组负责人扩大会议,明确了本次调研的目的、方式、时间安排等。

数据征集20185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通过邮件向各试点院校发放调查表(见表1),征集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数据,包括培养的专业方向、每年的招生数(要求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别统计)、前置专业吻合度(%)、校内导师队伍(要求分别列出教育学科和专业学科的人数)、校外导师队伍(要求分别列出中职学校和企业行业的人数)、校外实践基地(要求分别列出中职学校实践基地数量和企业的实践基地数量),并按照1、严格执行;2、略有调整;3、较大调整的分级自查对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获批试点的高校共49所,其中有1所学校已放弃授权点,有4所学校从未招生(至2018年仍未招生),有1所学校没有返回调查表,其余43所学校按要求填写并返回了调查表。经分析,收到的43份调查表均为有效。

表1 培养院校基本情况调查表

1

职教领域招生专业名称

2

培养单位(所在学院)

3

全日制招生数(人)

2016

2017

非全日制招生数(人)

2016

2017

前置专业吻合度(%

4

校内导师队伍(人)

教育学科

专业学科

校外导师队伍(人)

中职学校

企业行业

5

中职学校基地数量(个)

企业实训基地数量(个)

6

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注)

注:指执行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情况,要求填写:1、严格执行;2、略有调整;3、较大调整。

进校考察20186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工作小组的全体成员分9个小组分别赴27所试点高校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听取工作汇报、考察课堂教学、举行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座谈会、查阅相关文件与资料等方式,对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方面进行调研,形成各试点院校的调查报告。有关院校对调研工作高度重视,本着亮家底、露问题、谈困惑、求指导的原则,配合调研组顺利完成了调研任务。职教专家工作小组成员所在的16所学校由专家本人开展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按小组汇总形成9个组的小组调研报告,覆盖了全部43所试点院校。

集中研讨201879日,专家工作小组在江西省教师培训中心召开调研工作总结会,充分交流调研工作情况,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全面分析试点院校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学位点发展方向,明晰目标,凝聚共识,并商议形成本调研报告的基本框架。

三、试点工作基本情况

1.专业方向名称

职教专硕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设置参照了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职专业目录》把全部321个中职教育专业划分为19专业类01农林牧渔02资源环境03能源与新能源04土木水利05加工制造06石油化工07轻纺食品08交通运输09信息技术10医药卫生11休闲保健12财经商贸13旅游服务14文化艺术15体育与健身16教育类、17司法服务类18公共管理与服务类、19其他。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设置了除16教育类”“19其他以外的17个专业方向,并直接采用专业类的名称。但是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以中职学校的专业名称(如:商务英语,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作为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有的以大学本科教育的专业名称(如:会计、电子商务)作为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这都与本学位点的约定不符,容易引起误解或混乱,不利于规范化管理。在以下的调查结果统计中,均将各校提交的数据按《中职专业目录》的分类进行了调整处理。

2.研究生管理单位

各试点院校基于各自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条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生管理方式,落实在不同的研究生管理单位,统计结果见表2。表2多种管理方式是指同一个学校内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由不同类型的单位管理。2个专业学院共管是指同一个学校内同一个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同时由2个专业学院管理,实际上是校内两个专业学院同时招收培养某一专业方向的职教专硕研究生。

2 职教专硕研究生管理单位统计

管理单位分类

职教学院

(研究院、所)

教育学院

(研究院、所)

专业学院

多种管理方式

合计

按学校统计

9

8

19

4

40

%

22.5

20

47.5

10

100

管理单位分类

职教学院

(研究院、所)

教育学院

(研究院、所)

专业学院

2个专业学院共管

合计

按专业方向点统计

25

17

70

13

125

%

20

13.6

56

10.4

100

注:按20162017年招生的学校和专业方向点统计。

由表2可以看出,仅9所高校的研究生管理单位是职教学院(或职教研究院、职教研究所),而由专业学院(含多种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的高校达23所,占57.5%。从专业方向点来看,仅20%的专业方向点是由职教学院(或职教研究院、职教研究所)管理的,而由专业学院(含2个专业学院共管)进行管理的专业方向点达66.4%。这一方面说明,在试点院校中,单独成建制设立并能够承担研究生培养管理职能的职教教师教育机构并不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大部分试点院校,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力量在专业学院。开展职教教师教育的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

3.按专业方向的招生统计结果

根据43所试点高校返回给秘书处的调查表整理统计,各培养院校2016年共招研究生339名,其中全日制336名,非全日制3名;2017年共招研究生874名,其中全日制729名,其中非全日制145名。各专业方向2016年和2017年的招生学校数、按专业方向统计的招生人数、按专业方向统计的前置专业吻合度等统计结果见表3,同时按统计结果数值排序见图1、图2、图3

3 各专业方向的招生基本情况

专业方向

1.农林

牧渔类

2.资源

环境类

3.能源与新能源类

4.土木

水利类

5.加工

制造类

6.石油

化工类

招生学校数(所)

2

4

2

2

10

2

招生人数(人)

38

17

5

17

131

5

前置专业吻合度(%

95

94

100

41

93

100

专业方向

7.轻纺

食品类

8.交通

运输类

9.信息

技术类

10.医药卫生类

11.休闲

保健类

12.财经

商贸类

招生学校数(所)

2

3

24

2

0

23

招生人数(人)

2

18

162

4

0

297

前置专业吻合度(%

100

100

73

100

0

70

专业方向

13.旅游

服务类

14.文化

艺术类

15.体育

与健身类

16.教育类

17.司法

服务类

18.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招生学校数(所)

20

11

3

3

12

招生人数(人)

174

93

6

32

195

前置专业吻合度(%

70

83

100

66

69

C:Usersasus-1Desktop招生学校数.png招生学校数

图1 各专业方向按招生学校数排序

C:Usersasus-1Desktop招生人数.png招生人数

图2 各专业方向按招生人数排序

C:Usersasus-1Desktop前置专业吻合度.png前置专业吻合度

图3 各专业方向按学生前置专业吻合度排序

4.按培养院校的招生统计结果

为鼓励培养单位集中精力抓好培养质量,教指委曾规定每所院校申报的专业方向不得超过5个。2016年和2017年招生专业数在学校间的分布见表4,各试点院校实际招生的专业方向数从05个不等,平均为每校2.9个。表4中看不出明显的倾向性,但显然大部分学校实际开展培养的专业方向数均少于申报的专业方向数。表4中招生专业方向为03所学校2018年已有研究生录取。

42016年和2017年招生专业数按学校分布

招生专业方向数

0

1

2

3

4

5

总计

招生学校数(所)

3

5

11

8

6

10

43

招生学校数(%

6.98

11.63

25.58

18.60

13.95

23.26

100

根据调查表统计得到的2016年和2017年招生人数见表5。一般认为,考虑到培养成本核算,即使只设置一个专业方向,招生计划至少也会定在20人至30人,以便成班建制地开展教学。但表5显示,有14所学校在这两年的总招生人数不超过10人;有27所学校在这两年的总招生人数不超过30人;两年间招生人数在90人以上的仅某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一所学校,共招生127人,但也分布在五个专业方向,平均每个专业方向仅12.7人。

52016年和2017年招收学生数按学校分布

招生人数

0-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学校数(所)

14

5

8

6

3

2

2

学校数(%

32.56

11.63

18.60

13.95

6.98

4.65

4.65

招生人数

71-80

81-90

91-100

101-110

111-120

121-130

总计

学校数(所)

1

1

0

0

0

1

43

学校数(%

2.33

2.33

0

0

0

2.33

100

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各试点学校招生的83个专业方向点中,仅某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专业方向点招生27人、某师范大学的财经商贸专业方向点招生23人,其余97.59%的专业方向点招生人数均不超过10人。2017年各试点学校累计共有120个专业方向点招生,有95个专业方向点招生人数不超过10人,占79.17%。

按学校数统计的研究生前置专业吻合度见表6。前置专业吻合度统计结果呈现出明显的偏态分布,说明绝大部分学校对考生的前置专业是有所监控并采取限制措施的。有13所学校的研究生前置专业吻合度为100%,说明学校在招生环节严格把关。有7所学校的研究生前置专业吻合度低于50%,其中有1所学校所有研究生的前置专业均与所读的专业方向不相关,说明学校管理部门在研究生报考或调剂录取环节监管缺位。

6 前置专业吻合度的学校数统计

前置专业吻合度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50%-59%

招生学校(所)

13

6

6

6

1

1

招生学校(%

32.5

15

15

15

2.5

2.5

前置专业吻合度

40%-49%

30%-39%

20%-29%

10%-19%

1%-9%

0

招生学校(所)

3

1

1

1

0

1

招生学校(%

7.5

2.5

2.5

2.5

0

2.5

注:按20162017年招生的40所学校统计。

5.导师及实践基地

根据各试点高校返回秘书处的调查表,校内导师、兼职导师、实践基地的统计结果见表7。从总体上来看,各试点院校已建设有一支较大的职教专硕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从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聘任的校外兼职导师队伍较为均衡,在中职学校和企业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数量充足,能够满足职教专硕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求。表7是以2016年和2017年招生的高校和专业方向为统计对象,因此,实有的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力量远远大于表中数据。

7 试点院校导师及实践基地统计

学校编号

招生专业方向数

招生人数

校内导师数(人)

校外导师数(人)

实践基地数(个)

教育学科

专业学科

中职学校

企业行业

职校

企业

1-1

2

6

10

6

6

0

6

0

1-2

5

42

3

29

12

13

25

5

1-3

5

39

13

13

49

46

7

9

1-4

1

1

1

1

0

0

3

8

2-1

4

40

9

36

6

12

5

7

2-2

5

42

20

43

16

6

13

15

2-3

1

22

7

4

5

3

4

4

3-1

5

49

8

28

9

56

6

44

3-2

3

23

6

13

9

10

7

14

3-3

1

3

7

0

3

0

2

0

3-4

2

13

8

0

36

0

8

8

4-1

2

3

3

50

4

4

4

8

4-2

3

4

10

114

11

26

12

36

4-4

2

14

6

5

6

6

5

5

4-5

5

127

67

139

55

43

23

27

5-1

2

31

4

36

10

10

3

8

5-2

3

68

2

47

1

1

4

4

5-3

5

55

2

36

9

10

6

9

5-4

2

25

4

4

3

2

4

4

5-5

2

6

4

10

4

0

2

2

5-6

2

18

22

17

32

6

14

2

6-1

1

8

3

3

5

0

21

0

6-2

2

16

0

9

0

0

0

0

6-3

2

5

1

14

10

27

4

16

6-4

3

34

5

30

3

1

12

17

6-5

1

4

13

4

4

0

12

3

7-2

4

30

10

36

14

14

11

22

7-3

3

32

19

19

20

20

10

6

7-4

5

87

0

54

25

20

4

5

7-5

4

5

0

24

1

19

6

11

7-6

4

26

0

23

5

0

0

0

8-1

4

38

3

17

9

8

12

19

8-2

3

14

3

10

4

3

4

9

8-3

5

80

8

47

42

33

12

22

8-4

4

69

57

63

22

21

18

15

8-5

3

6

15

0

0

3

30

30

9-2

2

24

4

7

8

7

8

10

9-3

5

60

21

21

115

1

35

51

9-4

3

23

3

0

1

0

0

0

9-5

5

21

25

27

15

11

6

4

合计

招生专业方向数

招生人数

校内导师数(人)

校外导师数(人)

实践基地数(个)

教育学科

专业学科

中职学校

企业行业

职校

企业

125

1213

406

1039

589

442

368

459

注:按20162017年招生的40所学校及相应的专业方向统计。

6.指导性培养方案执行情况

有关教指委职教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的调查表统计结果如表8、表9所示,绝大多数学校严格执行指委发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

8 教指委职教硕士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按学校统计)

执行情况

全部专业均

严格执行

部分专业严格执行

部分专业略有调整

全部专业均

略有调整

较大调整

合计

按学校统计

29

6

5

0

40

%

72.5

15

12.5

0

100%

注:按20162017年招生的40所学校统计。

9 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

执行情况

严格执行

略有调整

较大调整

合计

专业方向点(学校-专业方向)

105

20

0

125

%

84

16

0

100%

注:按20162017年招生的40所学校的专业方向统计。

试点工作的主要成绩

1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各培养院校能够按照教指委的要求和安排,重视并做好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工作。各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基础,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招收培养方向,开展培养工作,积极探索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有的学校充分利用了曾参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曾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的基础条件,使得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具有先进的理念和较高的起点。

2.建章立制,保障质量。各培养院校根据自身学校的行政管理机制特点构建了较为顺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了贯穿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整个培养过程的规章制度。管理方式较为多样,从校内管理主体单位来看,有的是职业教育学院,有的是教育学院,有的是专业学院,有的是多个学院共同管理。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完整形成。

3.准确定位,规范培养。各培养院校能够按照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及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职教专硕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优化教学组织与研究生学习方式。其中,84%的专业方向点严格执行教指委制定的培养方案,16%的专业方向点在教指委的培养方案基础上略有调整。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符合研究生教育的规范要求。

4.多方合作,彰显特色。各培养院校均与中职学校、行业企业签订多方合作协议,建立了能够满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由培养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和教学队伍,建设了能够满足职教专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专业实践基地和教育实践基地,有效开展校内外实践教育教学活动,彰显了职业教育领域研究生培养的特色。

五、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各试点院校返回的调查数据统计,汇总各调查小组进校考察的调查结果,发现在职教专硕研究生试点培养的各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1.专业方向

调查中发现,试点院校大多存在对试点工作认识不到位、论证不充分的问题,导致专业方向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不聚焦,难以达到试点的目的。有的学校忽视了国家发展战略(如中国制造2025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不是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师资的需求分析来确定专业方向,而是着眼于本单位学科发展和学位点增长的需要,只是为了拿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资格、或增加一个教育硕士的招生领域而盲目申报设置,有的学校甚至是出于增加一项招生创收的渠道、为了解决校内某些部门的自身生存、解决部分教师的硕士生导师资格、产生部分教师的工作量等目的而设置学位点、确定专业方向,有的着眼于研究生培养成本,导致开设的专业方向偏软,服务于第一、第二产业的专业偏少。从表3或图1可以看出,招生院校最多的前5个专业方向,除位列第一的信息技术类外,位列第二至第五的专业方向分别为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文化艺术类,均属于第三产业。这样的专业方向分布显然是不合理的,以这些争相设置的热门专业来培养职教专硕研究生,必定难以满足中职学校对专业教师之急需,难以落实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在培养院校调查座谈中发现,有的学校没有弄清楚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和职教专硕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和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区别;有的甚至打着培养职教专硕研究生的名义,实际上变相培养其他领域的研究生;有的不关心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甚至并不了解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所对应的专业岗位。这种无视人才培养目标、无视办学目的的做法,严重损害了职教专硕的声誉。

2.招生考试

3或图2统计结果表明,各个试点院校及专业方向的招生状况均不理想。各培养院校2016年共招研究生339名,2017年共招研究生874名,均明显低于预期。表现在招生录取的各个环节:

1)报考人数不多;

2)初试过线的考生人数少,特别是在职报考的考生过线率更低;

3)以第一志愿报考录取的比例低,调剂录取的学生较多。

全国1万多所中等职业学校,有70余万名中职教师,可见这个招生数绝不反映中职学校对专业教师的需求,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目前职教专硕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的规模是不正常的,人才培养与中职学校的需求是脱节的。

初步的调查分析认为,造成上述招生低迷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职教专硕研究生就业所面向的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声望低、发展空间有限,教育行业缺少吸引力,教师岗位缺乏竞争力。

2)考生本科所学为非师范类专业,大部分考生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相关理论,但招生考试的专业科目教育综合的大纲却涉及10余门教育学相关课程,对于一般只能通过自学备考的考生而言,其准备的工作量令人望而却步,其考试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3)对于在职报考的中职教师来说,在中职学校日常的专业教学工作基本上不接触英语(个别如外贸类的专业除外),大学所学的英语知识几年来基本遗忘,有的甚至低于高考时的英语水平,因此难以通过研究生英语科目的考试。

4)培养单位专业方向的设置与用人单位职业学校的需求专业不对应,无法满足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无法满足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需要,导致在职教师报考人数降低。

5)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试点时间不长,招生宣传力度不足,与政府人社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用人单位(职业院校)等沟通不够,尚未引起社会关注,甚至连许多中职教育的相关人员也不了解。

此外,有的学校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对研究生报名信息进行审核,或调剂录取了其它专业的考生,造成部分录取的全日制研究生前置专业不符合教指委规定,是全日制研究生前置专业吻合度低的原因。

3.师资队伍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试点院校均或多或少存在师资队伍不完整、师资力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对于没有师范教育基础的培养院校来说,具有职业教育基础的导师和任课教师队伍还十分薄弱。

2)对于传统师范类高校,存在教师不了解职业教育、缺少行业企业背景的情况。而与此同时,又存在教育学院的教师不屑于转变自己的传统研究方向介入职业教育领域情况,学校在教育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和学术水平并未在职教专硕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中发挥出来。

3)培养院校研究专业教学论的双师型教师缺乏。专业学科教师与教育学科教师的有效合作不够,复合型的专业教学论教师明显不足,难以支撑学位点发展。

4)部分导师多年来从事的是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其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亟需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转型、更新。

5)大部分导师其实是专业领域的教师,指导研究生的问题视角,不是从职业技术教育出发,而是从专业学科出发,研究对象是位于专业领域内的,研究内容是专业学科的前沿问题,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其中的差异但却缺少转变的积极性,学校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也不够。

6)有的学校虽然提出并建立了三导师制四导师制等制度,但校外兼职导师如何发挥作用?校内专业导师和教育学科导师如何有效合作?尚未能看到明确的模式或有效的机制,难以很好发挥聘任的中职学校、企业、行业等校外导师的作用,来突显职教专硕的特色与优势。

4.培养方案及课程

从调查表统计结果(表8、表9)看,绝大多数学校及专业方向点严格执行教指委发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但调研中发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两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分析”“专业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调查中有学生反映,普通教育类课程开得太多,且课程教学内容与考研初试科目教育综合重复太多,备考复习时都已学过,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讲得太少。在与学生座谈中发现,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并没有充分掌握和理解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不了解职业学校的现状,不了解课程开发的原理,不了解职业教育教学法的特点,到了学位论文选题阶段就会感到非常困难,也影响到论文研究的进度和质量。可见,教育类课程没有上出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该有的特色,教育类课程没有上出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其原因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延伸至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层面,也就是说,教师自身仍沉浸于基础教育领域,没有进入到职业教育领域。

有的培养单位过多地开设与专业学科的相关课程,这个现象在由专业学院管理的院校尤为突出。有的老师认为,给学生多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学生应聘就业,也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研究生也乐于接受这个观点,特别是理工科专业领域的研究生,去企业的就业前景更好,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专业学科方向发展。但这种观念和做法,明显偏离了职教专硕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与国家设置职教专硕学位点的初衷不符。

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少,或者由于培养单位校内的其他原因,职教专硕研究生往往被安排与教育类其他班的研究生合班上课,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也都一样,没有职业教育特色。有的学校在职教专硕教学实施中,安排教育学课程与教育类其他研究生一起上,专业学科课程与专业学院的研究生一起上,就算是完成了职教专硕两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教学。有的学校虽然开设有专业领域课程和职业教育学相关课程,但这两类课程是由专业学院和教育学院的教师分别开的,因此,只能帮助学生分别建立专业学科和职业教育学科两个相互独立的知识体系,而不能直接培养体现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核心能力的、建立于专业教学理论、专业教学方法之上的专业教学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其他课外教学活动,如说课大赛、教学技能大赛、案例教学等,也都没有考虑职业教育特色。如果在研究生教学中专业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也就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这是研究生进入中职学校职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此外,调查中也听到了各个学校管理部门及教师的若干呼吁:

1)培养方案缺乏灵活性。教指委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对各类课程的名称、课时均作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各培养单位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的空间过小,造成各单位培养方案千篇一律,实施中缺乏灵活性。

2)教材缺乏针对性。目前尚没有专门面向职教专硕的研究生教材,各学校的任课教师也没有独立开发教材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选用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同的教材,缺乏与中职专业教师的针对性。

3)案例教学资源缺乏。案例的征集、案例库的建设尚没有提到议事日程。

5.实践教学

各培养院校均按照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开设有实践类课程。进校调查发现,研究生赴学校实践的内容、方式、场所、指导教师等均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但相对而言,研究生赴行业企业实践的成功案例较少听到,企业实践的目标、内容、方式、时间、评价等均尚处于探索之中。有迹象表明,行业企业实践基地落实并不到位。有的企业实践仅以考察的形式进行,缺少技能操作训练或跟岗顶岗实习的内容,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此外,无论是赴学校实践还是赴企业实践,各培养院校普遍缺少实践教学标准等规范化文件。

尽管在调查表中各培养院校均列有行业企业的专业实践基地、实践指导教师等,但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效果尚有待检验。

6.学位论文

职教专硕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研究方法、成果形式等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术型学位的硕士论文趋同。从导师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趋同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更为轻松。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已经历了较长时间,导师在具体指导和质量、进度把控上均较有经验。导师可选择前期较好的毕业论文供在读的研究生参考,既方便研究生模仿学习,也可以减轻导师指导的工作量。

2)趋同的学位论文抽检盲评时更少担心。目前各省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普遍实施学位论文抽检盲评制度,并制定有相应的制度性文件,对抽检盲评不合格或有异议的论文指导教师进行惩罚。因此,导师在指导专业学位论文时往往会力求谨慎,向学术型学位论文的要求靠拢,以求保险。

调查中还发现,有的研究生为了赴高职学院就业,以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这也是偏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职教专硕培养的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职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均与高职教师有极大差异。

从表面上看上述问题是导师和研究生造成的,实质上是研究生培养机制不完善的表现。调查中导师们建议:

1)制定符合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目标、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选题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成果要求、格式规范等。

2)制定统一的职教专硕学位论文评价标准。

3)建立职教专硕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库并推荐给省学位办供抽检盲评使用,论文评审专家应了解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成果要求的特殊性。

7.招聘就业

调查表明,在毕业就业阶段,职教专硕研究生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愿去,二是进不去。

部分研究生在毕业时不愿意去中职学校工作。研究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忠诚度均较低,主要表现在:

1)研究生在复试录取阶段就并不认同职教师资的职业,特别是调剂录取的学生往往是不得已才调剂攻读职教专硕,考生调剂就读职教专硕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

2)研究生在读期间专业思想不牢固,朝秦暮楚,有的研究生参与导师非职业教育类课题研究,有的热衷于与职业教育关系不大的企业实习;

3)研究生毕业就业时离开中职行业转向高职院校工作、离开职教行业转向基础教育的普通中小学工作、离开教育行业转向企业机关工作。

也有研究生是有志成为中职教师的,但却发现,职教专硕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职学校就业的渠道并不畅通,并不能如愿以偿地成为中职教师。

中职学校没有独立的人事权,教师的招聘工作由区县一级的人社部门代理。但人社部门出于各方面的考量,难以照顾到不同行业岗位的特殊性,招聘考核的内容、形式、程序力求统一,不可能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特殊要求列出招聘条件。其结果是,一方面学校难以招聘到急需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另一方面按照双师型中职教师标准培养的职教专硕研究生难以找到对口的教学工作岗位。

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尚未被人社部门等社会各界了解,与职业学校教师招聘相关的人事政策缺少与之配套或呼应的条文。中职学校的招聘一般由教育局统一组织,技工学校由人社部门组织,在发布的招聘目录中都未列入教育硕士的专业及代码。有的过时的政策条款甚至逆向而行、阻碍了职教专硕研究生应聘。例如,虽然职教专硕的培养目标及定位明确指向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具备专业领域的本科教育背景和教育领域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背景,具有专业领域和教育领域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工作能力,但在人社部门的招聘条件选项中并没有本科是相关专业、研究生是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的选项,招聘文件关于教育背景的专业目录中也没有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的选项。因此,职教专硕的研究生应聘时非但没有因为其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受到青睐,反而会被以专业不对口为由而拒聘。

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甚至尚未被中职学校的领导所认知。中职校长在招聘新教师时,常常倾向于招聘专业学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认为专业学科的研究生基础更好,而忽视了职教专硕的优势。

8.其他

调研中各院校普遍反映,全日制教育硕士学制2年太短。在2年的时间内,一年用于课程学习,半年用于学校实习,另有企业实习的要求,还要写论文等等,要按照职教专硕的培养目标,具备双师素质、具有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学能力、特别是要兼具实践操作技能,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有必要向各院校说明,教指委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提到的学制2年,并不是规定只能刚好2年,而是说不得少于2年。具体的研究生学习期限,由各个院校自行确定。

六、政策建议(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的建议)

1.招聘政策:为本硕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打开入职之门

人社部门的招聘政策中常常要求应聘者本、硕两个阶段所学专业一致。调查中发现有研究生在应聘时因本、硕专业不一致而直接被拒,连应聘材料也不被接收。事实上,专业学位教育区别于学术型学位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双师型素质、职教专硕研究生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都要求研究生既具有专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又具有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的形成必定要求研究生具有跨学科的专业教育背景。因此,完全有必要为本、硕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职教专硕研究生打开赴职业学校的就业通道,改变职业学校想要的人无法跨越人社部门政策门槛的现状。

2.专业目录:增加分代码以体现职教专硕的专业方向

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128月发布的《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中,与基础教育相关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学科列出了专业代码,如045103学科教学(语文)045104学科教学(数学)045115小学教育045116心理健康教育045117科学与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涵盖了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各个行业,十分复杂。我国目前把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划分为19个专业类,涵盖321个专业,对应于927个技能方向。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参照中职专业分类设置了17个专业方向。建议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在新发布的《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等文件中按照职教专硕的专业方向增设代码。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不是仅仅增加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代码,而应该是按职教专硕的专业方向设置代码,如职业技术教育(信息技术类)”“职业技术教育(加工制造类)”“职业技术教育(土木水利类)均应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代码。这样既有利于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也有利于考生了解及报考,更给用人单位中等职业学校按专业对口招聘选录带来方便,有助于避免由县区人社部门代理招聘带来的失误或差错。

3.招生指标:单独下达推荐免试攻读职教专硕的招生指标

给有职教本科师资培养经验、研究生培养工作基础好、培养过程管理到位、培养质量有保障的试点院校专门下达单列招生指标,设立应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对口专业职教专硕研究生的单招指标,增加来自职业教育师范院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职教专硕研究生的免推院校和推免名额,使得优质的培养院校能够招到适教乐教的生源,也使得有意从事职教教师的本科生能够有更通畅的途径攻读职教专硕。

4.考试科目:研招初试科目教育综合改为专业综合

本专业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中明确要求前置专业对口,这就意味着考生本科所学专业必定是非教育类专业的。但同时研究生招生的初试科目中,专业基础课为333)教育综合,这也就意味着,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完全超出了所有考生的本科教学范围。这客观上阻碍了一部分有意从事职业教育的本科毕业生报考。与此同时,目前的初试科目设置又无法考核考生本科阶段对所学专业的学习情况。为此,建议将职教专硕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专业基础课333)教育综合改为专业综合基础专业课改为专业技能考核。使得考生在报名初试阶段就与中职教师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相对接。

5.论文评审:完善学位论文抽检盲评制

设立专门面向职教专硕的论文评审专家库,不仅要与学术型学位论文的评审专家区分开来,也要与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区分开。论文评审专家应该充分了解职教师资的双师型特征,充分了解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特点和要求。论文发送给评审专家时应有专门的说明,帮助专家了解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特点和要求。

七、培养工作建议(给研究生培养院校的建议)

1.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各培养单位要提高对职教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认识。院校两级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特别是职教教师教育相关理论和问题的研究,并通过设置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设置专业教学论教研室、设置专业的课程及教学研究室等途径,支撑学位点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如跨学科专业的领导小组、专门的教育指导委员会、专门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等,以保障研究生培养过程不偏离预定的培养目标。

从表2的统计结果看出,各试点院校基于各自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条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生管理模式,部分学校采取了不同学院共同管理的方式,有的学校对校内不同专业方向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但调查中发现,不少培养单位普遍存在体制不畅,机制不活,管理不力,办事推诿的现象,遇到问题研究生院(处)不管、专业学院也不管。有的学校虽有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范)学院,但职教学院在学校处于边缘化境地,难于协调全校各专业的力量做好职教专硕的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因此,有必要提醒各培养院学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增强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的学校把职教专硕研究生管理安排在相关的专业学院,这时特别要注意防止以专业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标准来培养、要求职教专硕研究生,要防止过度增加专业学科课程而压缩了职业教育学相关课程。有的学校把职教专硕研究生管理安排在教育学院,这时特别要注意教育与技术科学和职业科学的交叉,防止持续沉浸在普通教育学的理论深水区。在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论文开题、论文答辩等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等组织机构,都要有负责职业教育的教师参与把关,防止偏离职教专硕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2论证调整专业方向

各培养院校要加强对招生专业方向的论证,合理调整现行研究生招生培养专业结构,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保证职教师资培养的前瞻性、引领性、专业性。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如中国制造2025等)的高度谋划职教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以前瞻性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助力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助力职业教育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来设置职教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以引领性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内涵提升,支持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按照中职学校对专业教师的需求来设置职教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避免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同质化,避免与其他领域教育硕士的重复或类同,以专业性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支撑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满足中职学校对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急需。

要倡导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趋势、地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当地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职业学校专业师资现状等方面,严格采用问卷、座谈、考察等科学的研究方法,避免蜻蜓点水、道听途说、甚至主观想象的草率行为,对所开设的专业方向进行充分论证。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院校,除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外部调研以外,还要充分考虑校内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研究力量、师资条件、实验实训设施、校外实践基地等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慎重决策。

3.规范专业方向名称

为了有效准确地传播信息,职教专硕研究生按《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大类,2010年修订》进行招生培养并采用相应的专业类名称作为专业方向名称。具体有:01农林牧渔02资源环境03能源与新能源04土木水利05加工制造06石油化工07轻纺食品08交通运输09信息技术10医药卫11休闲保健12财经商贸13旅游服务14文化艺术15体育与健身17司法服务类18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共计17个专业方向。培养院校不能直接以中职教育的专业名称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也不能以本科教育的专业名称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更不能以学科名称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方向。当然,由于中职教育分类方式的局限性,上述专业方向的规定不尽合理。更为确切的职教专硕专业方向分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4.把好前置专业关

对于全日制培养的研究生来说,把好报名审核关,确保考生的前置专业与研究生学习的专业方向基本吻合,是实现职教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必要前提,也是学位点服务职业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表3或图3的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专业方向研究生前置专业的吻合度并不理想。以土木水利类专业方向为例,研究生前置专业吻合度仅41%。试想,一个本科非土木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怎么能在两年以后成为一个双师型的土建类专业教师?这样的教师,能教出来合格的建筑工人吗?职教专硕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双师型中职专业教师,研究生应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完备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初步了解与该专业相应的行业领域的生产组织和工作过程,具有相关工种的岗位操作技能或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教学能力。这些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必须也只能在本科教育阶段掌握。调查中有的学校提出来在研究生阶段补本科专业的课程,有的研究生也自认为能够补得起来。事实上这是不现实的,是不可能规范化操作的,不可能成为一个所有专业、所有学生都适用的途径,质量无法保证。因此,不应该也不可能企望前置专业不对口的研究生以补课的方式提升其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职教专硕必须要以规定前置专业的形式限定研究生报考的专业方向,即只能报考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对应的专业方向。学生只有在本科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建构于技术和职业之上的专业教学能力,毕业后方能承担相关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

5.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职教专硕的课程重点应在教育科学与职业科学两方面,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学原理、技术教育心理学、职业发展与劳动分析、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论、专业教学论、现代教学媒体开发等。目前首先要建设好职教专硕的两门专业核心课程业课程开发与教材分析”“专业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从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解决专业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培养学生既有别于基础教育教师又有别于企业技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各培养院校应按专业领域设立专业课程论教研室和专业教学法教研室,并通过专题研讨、教学研究、案例开发等方式开展课程与教学的教研活动。要改革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的教学方法,以专业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开展研究生专业教学法课程的教学,通过专业教学法的教学实施过程来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教学能力。

职教专硕培养必须要有两个方面的实践环节。其一是在学校的教学实践,其二是在行业企业的专业实践。各培养院校要进一步完善实践环节的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标准和要求,深化校校、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基地,聘请兼职教师,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

6.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经过近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中职学校涌现出一大批知名校长、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他们既是学校管理的行家里手,更是具有丰富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教学专家。这些职业院校第一线的专家、校长可以作为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可作为职教专硕研究生赴学校实习的指导教师,也可被研究生培养单位聘请为导师或副导师,更可以直接走进大学课堂现身说法开展案例教学。这利于研究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学校的实际,有助于研究生培养更好地面向职业学校教育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

双导师制的指导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根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标准,考虑到培养高校现有的师资条件,有的学校提出了培养院校的校内教育学教师、校内专业学科教师和中职学校教师等三方协同的联合指导模式并称之为三导师制,有的学校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行业企业的指导教师,提出了四导师制的联合指导模式。各学校在积极创新概念、引入各种模式的同时,更要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充分发挥校外兼职导师的作用,探索各种模式有效实施途径,明确各方导师的职责,既有效合作,又各司其责,把模式落到实处,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校内的任课教师及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各培养单位要有政策有措施促进专业学科教师和教育学科教师的融合,加速复合型专业教学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要以教育者须先受教育的理念,帮助更多的高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了解职业教育、熟悉职业教育原理、投身职业教育事业。高校教师只有自己首先成为双师型的导师,变行业学科专家为职业教育专家,才能培养出具有双师型素质的专业教学师资。

7.校校融合、校企合作

调查显示,各高校均在中职学校和相关企业建有研究生实践基地,培养方案中具有学校实习和企业实践环节,但各个实践基地的作用如何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如何?尚有待继续研究与落实。

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目的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教师,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培养院校与中职学校紧密合作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培养院校应主动对接中职学校发展需求,通过合作研发、专业建设咨询、师资培训、推荐毕业生等方式,与中职学校建立密切联系,保持长期深度合作。中职学校作为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研究生可以利用其技能实训设施学习在大学无法学到的职业操作技能;也得以进入职业学校课堂,参与教育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中职教师双师型的特征,决定了研究生培养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必要性。研究生在企业开展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包括:深化对行业企业的认知,掌握基本的岗位操作技能,理解专业理论与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岗位实践能力等,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参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理实一体的教学实施打下基础。

因此,高校与中职学校的深度融合、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是做好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制订研究生实践教育标准,规范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实践教学实施过程,才能实现职教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研究生形成双师型的专业教学能力。

8.按需调整学习年限

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前提确定学制。按具备双师培养目标、具有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特别是实践技能的要求设计学习年限。对于全日制研究生而言,教指委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提到的学制2年,并不是规定只能刚好2年,而是说不得少于2年。具体的研究生学习期限,由各个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内容安排自行确定。

八、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探索创新职教专硕研究生毕业标准

创新研究生毕业标准,改变以学位论文为研究生毕业阶段唯一考核成果的传统做法。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出发,根据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目标,制定研究生毕业考核项目及考核指标,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毕业成果分类及标准,包括成果的选题、内容、形式和评价。积极探索把能够综合反映职教专硕研究生专业成长、学业水平的成果作为能否毕业、能否获得学位的评价成果。职教专硕毕业后应该基本能胜任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岗位,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教学能力,能够注重教学创新、体现专业本质、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应将这些要求体现在职教专硕研究生毕业标准中,如将能够设计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作为研究生毕业必备的教学技能;要求职教专硕研究生完成一个能够体现其教学技能的课堂微视频,并与毕业论文一起提交专家评审;以教学技能微视频的相关规范作为职教专硕研究生毕业的标准之一等。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可以是能够反映研究生专业教学能力的课程开发、教学案例、实验实训教学设施开发、教学模具设计等。根据不同的毕业成果形式,制定相应的模式体例、要求和符合学位授予标准的评价体系。以此来促进研究生培养更好地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对专业教师的要求。

2.研究制定职教专硕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

学位论文既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在毕业阶段考核研究生能否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唯一成果,而且占用了研究生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位论文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职教专硕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仅是培养研究生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从本质上,更是培养研究生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职教专硕的学位论文应以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遵循教育科学研究的路径、手段、方法、过程,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学校企业实践的经验,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其教学研究成果,而这整个过程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因此,有必要从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目标出发,研究制定既区别于学术型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又区别于基础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标准,以更好地实现职教专硕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3.研究制定职教专硕研究生实践课程标准

当前,研究生在教育实践基地和企业实践基地实习后,由基地指导教师依据其表现给出的评语并作为结业的依据,至于实践能力提升多少,缺少具体衡量指标。建议制定专硕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标准,以此作为结业的依据。既要有过程管理和考核,也要有目标管理和考核。

4.对导师、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开展培训

组织参与职教专硕培养的任课教师、导师、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帮助培养院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了解职业教育、理解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和基本特征,特别是使教师掌握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掌握职业教育理实一体教学的基本原理,使教育者先受教育,并成为职业教育专家。

5.修订完善指导性培养方案

针对调查中普遍反映的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控制太严问题,及要给培养院校更多的课程设置自由度的呼声,在组织力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修改指导性培养方案,减少指定必修的课程数量,给各培养单位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留有更大空间,使培养方案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领域、专业的特殊需求。

广州共识

(会议讨论稿)

培养硕士层次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是全面提升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建设水平,补齐教师队伍建设短板,破解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2016年以来,全国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职教专硕)培养试点高校进行了积极探索。为了进一步增强试点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18927-28日全国49所试点高校在广州召开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经过试点高校广泛讨论,就职教专硕培养工作形成以下共识:

第一条:职教专硕培养目标

各试点高校认为,职教专硕应致力于为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双师型的专业教师,主要目标是提升教师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其中,职业道德和教师素养是核心,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是关键,职业指导和实践能力是支撑。要求考生的前置专业与培养专业方向一致。

第二条:重点招生领域与培养方向

各试点高校认为,职教专硕应聚焦培养中职学校发展急需的专业教师,招生领域与培养方向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面向制造业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工业制造类专业,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发展农林牧渔类专业,面向国家服务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现代服务类专业。

第三条: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

各试点高校认为,职教专硕培养要求高,培养过程复杂,应积极进行管理体制创新,成立校级职教专硕培养工作指导小组,建立健全培养制度和标准,统筹协调相关资源,形成优势和特色。

第四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各试点高校认为,基于专业课程论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分析》与基于专业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两门课程是教师技能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应建立相应的专业课程论教研室和专业教学法教研室,通过专题培训、课程标准编制、案例开发等方式增强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通过专业教学法的教学和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教学技能。

第五条:教学实践与行业企业实践

各试点高校认为,职教专硕的培养须坚持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包括教学实践和行业企业实践,实现两者有机结合。试点高校应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确保学生在教学实践时能承担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行业企业实践时能承担与专业能力相关的专业工作。

第六条:导师队伍建设

各试点高校认为,职教专硕导师应遴选拥有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建立校内与校外两支导师队伍,导师团队应在课程学习、实践实习、论文指导等方面分工合作,明确各自职责。

第七条:学位论文的标准与质量要求

各试点高校认为,职教专硕的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坚持专业性与应用性相结合,重点研究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中的真问题。

第八条: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各试点高校认为,培养单位应组建熟悉职业教育的学术骨干团队,加强职业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中职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深化培养单位与中职学校及相关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Ο一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录

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

教育工作记事

2006—2018年)

2016年125—26开始整理2018年9月12日进行补充和续写旨在通过秘书处角度,借助回忆查阅历史资料和记录实际发生的工作进行概括,目的在于单独记录其发展过程,尤其是背景情况、过程活动、工作进展情况,以便全过程记录这个重要的“另类”蛰伏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旗下的发展历程,也算是对这个群体的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我们是一家人但确实不是一类性质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培养教师,只不过是培养不同战线的教师。现在大家共用一个教指委,变成了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一家人。在此单独做这么一个说明没有歧视,没有偏见,只有面对困难、要勇敢的迎头而上的气势肩扛巨大责任,有压力、更动力,我们要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一、论证情况

(一)早期论证

1、问题提出:早在2006年上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就已经开始考虑职教师资如何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培养,委托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进行该问题研究。2006年7月3-4日,教指委2016年第二次工作会议(西安)听取了中等职业学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家小组秘书长、天津大学周志刚教授做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在学位工作有关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解决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培养的三种方案既共性角度出发、独立学院角度出发、从类别角度出发,教指委经过认真讨论(主要是按照当时黄宝印处长的意见,重点先要明确一是职教师资是否想要走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二是教育硕士能否容纳职业教育?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带来不同的讨论方法),做出了“应尊重中等职业学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家小组的意见,按照现行模式继续开展相关工作”的决定。至此,该项工作研究告一段落。

2、旧话重提:三年后,2009年国务院学位办再次提出论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的问题。

3、开始论证:

①2009.6.17,教指委下发教科立(2009)002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论证研究”课题项目,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震教授牵头负责该课题研究;

②2009.7.12,和震教授提交该报告讨论稿(第一稿);

③2009.8.1-2,教指委专项工作会议(内蒙)对报告讨论稿进行了讨论,并于8.7通过电子邮件集中反馈了修改意见;

④2009.10.25,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形成报告修改稿;

⑤2009.10.25—12.31,反复听取各类型院校职教领域专家意见;

⑥2009.12.31,完成再次修改稿;

4、无果而返:

2009.12—2014.5,该项工作再度搁浅(主要原因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报告》明确规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

(二)再次讨论

2014.3,国务院学位办正式委托教指委开展职教领域的论证工作。

1、早期版本完善:

①2014.5-6,修改与征求意见;

②2014.6.22-23,第一次进行上报;

③2014.6—12,再次反复修改、征求意见。

2、三次论证会议:

第一次:2014.10.10,教育部有关司局召开职教领域论证会议(围绕背景、意义、早期工作成果、实施方案等内容介绍情况、开展讨论);

第二次:2014.10.16,第二次论证会(讨论培养方案和继续讨论实施方案);

第三次:2014.11.6,第三次论证会

3、正式形成上报:2014.12.9

二、早期工作情况(2015.2—2016.1)

(一)论证报告反馈:2015.2.25

为了避免第一次论证的无功而返,本次该项工作抓得紧。秘书处及时询问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从学位办了解到的情况是,关于增设领域论证报告提交后,寒假期间学位办采取通讯评议的方式,还没有最后汇总委员的投票情况,初步查看只有个别委员认为增设职业技术教育不合适,主要原因是职业技术教育涉及工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已经超出了教育的范畴。按照程序,还要单独请示袁贵仁部长和刘延东总理的意见,估计两会前不会有最后的结果,最终预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通过设置报告的修改和职教领域增设的论证。

(二)矛盾问题所在:2015.4.28

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内增设职业教育,围绕招生对象、考试办法(单考)、培养单位(指定)、招生计划(单列)等方面,教育部有关司局意见有分歧,围绕培养方案,职业院校针对学位基础课程的设置也有不同的意见,这些都导致该项工作短时间推进缓慢。

(三)培养方案研讨:2015.5.25学位办催报,5—7.8集中修改、讨论,征求全体教指委委员意见,本来能于6.8上报,但由于国务院学位办关于该领域招生试点的文件已经不需要该方案作为附件(主要是学生司对该领域招生又有了新想法,不要求该文件提具体招生工作,只谈试点工作内容,故文件不急要培养方案了),秘书长指示不用着急报,仔细核对和校对,没有错误再报。7.15最终上报。

(四)五次研讨会议:2015.4—9

第一次:2015.4.29,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开展试点工作研讨会(讨论考试科目、计划制定、招生单位、工作步骤等);

第二次:2015.5.20,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试点工作研讨会(主要是讨论试点工作如何开展?在哪些单位开展?培养方案如何确定?如何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指导?);

第三次:2015.6.3,讨论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

第四次:2015.7.8,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召开职教领域院校资格认定会议(专家审核院校申报材料、讨论资格认定基本原则)、审议院校申报情况,产生资格认定试点单位建议名单;该名单上报学位办、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审议,国务院学位办下发学位办(2015)28号“关于公布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确认结果的通知”,45所院校为开展该项工作的试点单位;

第五次:2015.9.21,教指委职教专家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建议增补西藏大学为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试点单位,上报国务院学位办,学位办通过通讯评议征求学位委员会专家意见后,于2015年9月30日下发学位办(2015)35号“关于对西藏大学开展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予以确认的函”,正式通过了该校的招生,该项工作试点院校数量增加到46所。

(五)开始招生:

2015.6.11,国务院学位办下发学位办(2015)22号文件,正式开展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至此,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基础教育战线培养师资的定位发生变化,增加了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战线的招生。该项工作通知第一时间通过网站、电子邮件、QQ群、渠道通知到全体院校。

(六)增补委员:

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学位(2015)30号“关于调整全国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的通知”,增补孟庆国、彭德举、汤生玲为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七)专家小组:

2015.8.13,下发教指委发(2015)08号”关于增设教学案例、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工作小组的通知“,在教指委下设具体组织机构。

(八)专家会议:

2015.9和2016.1,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工作小组分别在天津和杭州,召开两次工作会议,第一次会议重点研究了专家工作小组的职责与任务,第二次会议重点是审核院校的培养方案。

(九)组织申报:

1、下发通知:2015.6.11

下发学位办〔2015〕22号“关于做好开展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确认工作的通知”,开始申请试点工作;

2、申请指导:2015.6.13—7

3、审核材料:2015.6.19—7.6

4、提供统计:2015.7.4—8

(十)认识与指示:2015.6.19—9.22

①2015.6.19,关于职教领域申请试点工作请示学位办有关领导,主要涉及招生方向(应该聚焦在国务院关于职教重点发展的领域,不应该是目前我们提供给院校的17个专业方向;还是不应聚焦,应该全部开放);关于申请单位(不要限定学校类型范围,具备条件的都可以申请,入口放开,评估可以有淘汰;还是应在有职业教育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开展);关于评审专家(由教指委和教师工作司共同推荐两方面的专家);关于时间安排(大致7月中旬前后进行会议评审,9—10月进行网上报名);关于试点咨询(暴露了一些院校想通过职教领域的申请,利用职教领域的17个专业方向,解决有关院校在某个领域原有学科不能招生硕士研究生的问题,比如通过招“司法服务”解决招法学研究生,通过“财经商贸”解决招经济类研究生的问题等等);秘书处也反映了一些院校只有“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和师资队伍,没有各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和师资队伍,希望通过“双师型”聘用其他有这方面师资高校的教师或者企业人员解决开职教专业专业课师资的问题;

②2015.7.6,学位办有关领导确定将职教领域审批界定为是认定资格,只要具备基本条件就可认定,分别由教师工作司、学位办、秘书处核实有关文件确定;

③2015.7.13,学位办有关领导专门针对职业教育领域招生对象提出具体要求,既职教17个方向一定要招收本科应为相关方向专业基础的学生,而不是本科学师范类的各个专业的学生。要明确职业教育是培养怎么当老师的,而不是培养提高职业专业能力的;

④2015.7.15,职教领域资格认定会后,学位办领导提出要支持民办高校,经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同意,增加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为试点单位;

⑤2015.7.15,教育部有关司局内部关于职教教师如何培养观点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是“本科职业非教育+教育学院”培养,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本科职业非教育+专业学院”培养;

⑥2015.7.15,关于培养方案下发方式开始也有不同意见,最后按照教育部确认结果通知要求,由教指委于2017年7月28日下发【教指委发(2015)07号】

⑦2015.7.29,关于职教领域招生,学位办有关领导指示一定要提醒院校招生对象的把关,一定要招有相关专业基础的。根据此精神秘书处群发近70条短信提醒院校,第一招生方向不超过5个,原来没计划招5个,没必要凑够;第二招生方向超过5个的,要做遴选,不要选择没有相关学科硕士点的,也不要为了搞平衡、照顾,一切要看学校办学特色、学科基础、师资队伍等情况实事求是;第三招生对象要严格把关,一定要选择考生前置专业与招生方向一致的,不能招收本科就是学教育的;第四培养目标是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所以本科最好是学学科专业的,读教育硕士重点是学如何搞好教学,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

⑧2015.9.22,学位办有关领导出席教指委职教小组第一次(天津)工作会议后,在向其领导汇报参会情况时,概括关于职教培养目前存在的三种认识,第一种认识,认为目前教育硕士职教领域只能培养职教公共课和基础课师资,还无法培养其专业课的师资,所以培养方案强调教育类课程,以保证教育硕士的属性姓“教育”;第二种认识,认为职教学校最缺的是专业课师资,而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的比例过低,按照此方案他们只能培养在职职教师资(认为在职职教师资专业课能力已过关);第三种观点,认为前两种认识都不全面,认为全世界教师培养,都是学习教学法等教育类课程,而不是主要学习专业课,他认为学职教的都应该是在本科阶段专业课基础已过关,然后研究生阶段到教育学院集中学习如何当好教师的方法,而不是放到专业学院去分散培养,此种认识以学位办有关领导为主(经咨询有关专家,认为该方案属于理想化方案,他强调前置本科学位必须相关专业基础过关,不招收学教育的)。由于存在以上三种认识模式,学位办领导认为,职教领域目前认识不统一,应该需要尽快解决招生问题、就业问题、培养模式问题(到底应该有谁来培养,职教学院、专业学院,还是教育学院?生源困难怎么办?调剂不到前置学位是学相关专业的怎么办?他们到底应该拿哪类证书?教师资格证还是职业技能证书?没有对口的证书怎么办?将来能保证去职教学校任教吗?等等)。以上情况,已短信汇报秘书长,并与天津大学有关专家交流有关专家认为,前一、看法也有道理,实际上培养方案没有限制各个培养院校的自主性,各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所倾向的方案,发挥各自的专长。该专家也同意第三种观点,各校要严把招生关,学生要有好的专业背景,入学后只学学校教育教学类课程,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十一)相关工作:

1、2015.8.13,网站基本情况栏目“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概况”所附的授权单位名单补充了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招生单位的说明与标注;

2、2015.9.9,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公布职教领域代码为045120,已在群内公布并短信通知各校;

3、2016.1.25—26,秘书处撰写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概括。

三、中期工作情况(2016.1—2018.9)

(一)严抓培养方案把关时期(2016.1—6月)

1、布置院校修改培养方案:

2016.1.11,教指委下发教育发便字201601号“关于院校征订教材、填写数据和暑假前有关工作的通知”进行工作布置【2016.1.4—6,在杭州浙江工业大学,召开了职教小组专家和院校工作会议,专家小组会议就院校会议中各试点院校培养方案汇报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研讨,并委托天津大学米靖教授根据专家组形成的共识,向全体与会院校代表通过介绍总体修改意见方式进行反馈,根据杭州会议精神教指委下发通知要求院校对培养方案进行修改。】

2、专家开展培养方案审核:

2016.5.2,教指委下发教育发便字201606号关于召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培养方案审核总结及反馈院校会议的通知(2016.6.2—5,保定•河北金融学院)通过召开职教小组专家和院校工作会议,前者对院校培养方案审核情况进行了总结,后者院校会议对审核培养方案情况进行了反馈,随后院校根据培养方案反馈情况进行了交流

3、形成审核意见下发通知:

2016.6.10教指委下发教育发便字201610号关于下发审核院校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意见工作的通知对院校培养方案体情况和各个院校培养方案存在问题进行了具体反馈,并提供修改培养方案通用模板供院校规范修改提供参考

(二)聚焦具体问题时期(2017.3—2018.9

1、组织实践教学专题会议

2017.3.31,教指委下发教育发201704号全国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通知(2017.5.23—25,上海•同济大学本次会议主要是围绕中职学校实践和企业实训开展专题研讨和培训还首次邀请了国外行业职能部门的专家做报告,会议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招生环节、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会议经过讨论,最后在职教前置专业、招生专业、招生对象学制问题、在职人员报考个方面形成了规范性的共识:会议还发出号召全国教育硕士(职教领域)专业学位试点院校严格遵守共同秩序,保证教育硕士(职教领域研究生培养质量。

2、讨论专项评估方案会议

2017.3.6,教指委下发教育发便字201705号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工作小组工作会议通知(2017.3.26—28,扬州•扬州大学本次会议主要是讨论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专项评估方案

3、讨论职教小组工作会议

2018.4.24教指委在北京召开职教小组负责人工作会议。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了职教小组2018年及今后工作设想,明确了今后工作要紧紧抓住培养方案这个核心,概括、提炼院校多样化的职教领域教育硕士培养类型,鼓励先扎进实践,从中摸索不同类型的培养规律;通过举办教学技能大赛,使得师范教育回归重视课程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规范院校办学行为;通过开展系列评优评奖活动,边实践、边探索、边提高。大家还谈到,要通过问题导向,制定目标导向,由于职教领域专业类别的复杂化,培养方案要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特点而多元化,要分类培养。有的专家还谈到,职教小组对院校的培养工作要给予更多的、更细致的指导与帮助,要通过主动接触融入进中职学校并取得他们的认可和合作;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或者开展就业指导研究,帮助全日制职教领域教育硕士研究生到中职学校对口就业;要在实践环节多做研究;要考虑经费支持;还要处理好教育硕士(职教领域)专业学位短期与长远发展、职教小组与教指委已经开展的工作、不同类型院校和培养模式的关系问题。

本次会议是职教小组负责人首次工作碰头会议,会议只有半天时间,既研究了工作,又探讨了问题,进行了工作分工,还明确了今后工作方向,会议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了任务。

4、组织开展职教院校调研

2018.4.24教指委下发教育发便字201809号“关于开展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培养院校工作调研的通知”,根据2018年4月24日职教小组负责人北京会议精神面向全国48所院校发出通知于2018年6月通过实地调查(分成九个小组,对27所院校)和专家分别调研的方式(负责职教小组专家成员所在学校,15所院校)开展调研(共有7所院校没有调研,其中1所放弃授权点,2所还属于限期整改时期1所院校太远2所院校没有招生,1所院校只招了1人)。

5职教小组调研总结会议

2018.5.10教指委下发教育发便字201810号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专家工作小组专项工作会议通知会议主要是对2018年6月开展的职教领域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调研情况进行总结,并确定2018年9月在广州召开调研总结报告会议

6、召开职教调研总结会议

2018.9.26—29,教指委下发教育发便字201822号关于召开第三届全国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议的通知(2017.3.26—28,广州•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本次会议(最新消息,福建师范大学从2018年开始停止职教领域教育硕士招生加上重庆大学放弃授权点,2校可能未派代表参会主要是反馈职教领域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调研情况。会议还将在案例编写辅导、培养目标解读、企业实训规范、论文规范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题报告。职教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走进攻坚克难阶段,难点是如何有效真正意义的开展企业实训

1


Baidu
map